D-SUB 9P转M12防水线束,一端为9针D-SUB接口,常用于串口通讯(如RS-232口)及小电流信号传输,适用于工控机、嵌入式系统等空间受限的设备;另一端为M12接口,防水、防尘、防油性能好,常用于工业领域。
此线束为核心载体,电线符合UL2517标准,额定电压300V,耐温105℃(在此温度下连续工作,绝缘电阻仍≥100MΩ)。线规为24AWG,25℃时每公里导体电阻不超过8.21Ω。可高效稳定地传输电流和信号,满足中小功率设备的供电和数据传输需求;其外层为黑色PVC护套,外径5.1mm,护套厚度均匀,为0.8-1.0mm。在105℃高温箱中放置1000小时后,护套无硬化、无开裂,绝缘电阻保持率≥80%,经久耐用,耐热性能好。
该款连接器耐老化性能极强,在紫外线、-40℃冰冻、+85℃高温等湿度循环中,外壳和密封圈不易开裂或硬化,确保长期(通常≥5年)使用后性能保持不变;其端子设计为8PIN,表面采用10u''镀金层处理,通过先进的X射线荧光测厚仪检测,镀金层厚度误差控制在±0.5u''以内,25℃时接触电阻不高于10mΩ;防水性能是其核心优势,通过了IP67防水测试,可完全防尘,可在1米深的水中浸泡30分钟不进水,可以满足日常潮湿、短时间浸水(如设备清洁、雨水浸泡)等场景。
该连接器胶芯采用黑色耐高温PBT材料,熔点大于220℃,焊接时即使烙铁接触260℃持续5秒也不会变形,保证焊接质量;端子正面接触区3u''镀金,背面焊接区镀锡,镀金层经过48小时盐雾试验无腐蚀,镀锡层焊接润湿时间≤2秒,焊点拉脱力≥30N;外壳表面采用“前镍后锡”处理,耐磨区镍层厚度5-8u'',焊接区锡层厚度8-10u'',外壳与胶芯结合力≥40N。
导线切割与剥皮:此工序首先采用先进的全自动导线切割机进行导线切割,精度可达±0.1mm。根据设计要求将导线精确切割成370mm长度,导线切割切口平整光滑,经40倍放大镜检查后,无毛刺,为后续工序奠定良好的基础;然后对导线进行剥皮,在左右两端分别精确去除外护套13mm。剥皮深度严格控制在护套厚度的2/3左右(0.5-0.7mm),这样可以使内部导体完全暴露,且不损伤导体。
连接工艺:导体剥皮后进行无铅镀锡(Sn99.3%+Cu0.7%),锡炉温度260±5℃,镀锡时间3±0.5秒,锡层覆盖长度11±0.5mm,厚度0.2-0.3mm,10N轴向拉力测试后无脱落;使用恒温烙铁(温度320±10℃)焊接,焊点覆盖率≥95%,无桥接、冷焊。焊接后经AOI光学检测,分辨率0.02mm,并进行100%拉力测试(单个焊点拉脱力≥25N)。
左端连接器注塑:内层采用PA646黑色料,注塑压力8-15bar,模具温度50-70℃,成型时间15秒,厚度2.2±0.2mm,与导线结合力≥45N;外层为PVC黑色料,注塑压力6-12bar,模具温度40-60℃,成型时间20秒,总厚度1.8±0.2mm。
右端连接件注塑:内层为半透明低密度聚乙烯,注塑压力4-10bar,模具温度30-50℃,成型时间12秒,厚度2.0±0.2mm,便于目视检查内部焊接状态;外层为PVC黑色料,注塑压力6-12bar,成型后总长度28±0.3mm,与胶芯间隙≤0.1mm。
防水测试:根据IP67标准(浸入1米深水中30分钟),内部不得进水,绝缘电阻≥100MΩ;
导通测试:在5V DC、100mA条件下,导通电阻≤50mΩ,无短路、断路;
绝缘测试:施加500V直流电压,持续1分钟,绝缘电阻≥100MΩ;
拉力测试:施加50N轴向拉力,持续30秒,连接器不脱落,导线不断裂;
盐雾测试:置于中性盐雾(5% NaCl)环境中48小时后,涂层无腐蚀,接触电阻变化≤20%;
环保测试:符合RoHS 2.0标准,铅、镉等有害物质含量≤0.1%。
供应商原材料入厂需提供材质证明。我们会对线材、连接器、注塑材料等关键指标进行检测,符合标准的方可投入生产。生产过程中,关键设备每月进行校准,误差控制在±1%以内,记录保存3年以上,并通过防错设计避免质量问题。成品必须100%进行导电性、外观、尺寸(总长度370±1mm)检测,每批次抽取20根线材进行防水测试,确保质量。